科学网云师大基础研究代表之骆华松
骆华松, 男 , 汉族,出生于1964年11月1日,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及领域
研究领域: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
招生专业:(博士)人文地理学/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方向;(硕士)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方向;(硕士)边疆地理学/地缘环境与边疆安全。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0.09—2006.1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旅游地质学,博士
1987.08—1990.07,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学,硕士
1981.09—1985.07,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教育,学士
1999.03—2020.07,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99.03—2020.07,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1990.07—1999.02,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副教授
1985.07—1987.07,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助教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次区域合作与地缘安全协同机制及路径研究(2017-2020年),项目编号:41671131,项目负责人;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缅泰老“黄金四角”跨流域合作区地缘经济系统演进及其治理(2016-2021年),项目编号:16ZDA041,子课题负责人;
[3]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云南“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2020-2021年),项目编号:无,项目负责人。
代表著作
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获奖情况
骆华松,吴宏,李锋,莫国芳,陈华. 第五届中国人口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奖优免补与云南人口、社会、经济关联度研究”,2010年;
骆华松,王汝巽,石天明,李锋,武友德,明庆忠,张长安.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2007年;
杨林,武友德,骆华松.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系列成果”,2008年。
杨林,武友德,骆华松.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2011年。
主要科研论文
序号 Title-题名 Author-作者 Organ-单位 Source-文献来源1 基于“一带一路”的拉丁美洲地缘风险空间分异格局及驱动因素 申玉坤;骆华松;洪菊花;梁茂林;叶帅;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热带地理
2 贫困退出背景下返贫风险预警与评价 王睿;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统计与决策
3 东京都市圈人口变迁与产业重构特征研究 陈红艳;骆华松;宋金平;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地理科学进展
4 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分析——以四川省藏区为例 王睿;洪菊花;骆华松;杜忠;魏芸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水土保持通报
5 水土流失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幸福指数的影响 王睿;洪菊花;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水土保持通报
6 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 盛彦文;骆华松;宋金平;赵金丽;张学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理研究
7 南美洲恐怖袭击事件时空演变研究 申玉坤;骆华松;洪菊花;张路;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世界地理研究
8 美丽中国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高卿;骆华松;王振波;宋金平;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进展
9 中印对尼泊尔地缘影响力的演变分析 张良兵;骆华松;洪菊花;陆好健;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世界地理研究
10 前言 葛岳静;胡志丁;骆华松; 世界地理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11 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笔谈 胡志丁;葛岳静;骆华松;周尚意;刘建忠;宋涛;吴良;秦奇;彭飞;王淑芳;马腾;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郑州大学地缘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12 中国沿边地区地缘经济格局的建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渠立权;骆华松;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13 地缘战略制定原则与中国地缘战略 胡志丁;葛岳静;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世界地理研究
14 地缘产业:地缘经济学中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渠立权;洪菊花;梁茂林;胡志丁;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5 “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地缘风险研究 洪菊花;骆华松;梁茂林;朱汝霞;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人文地理
16 中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 渠立权;骆华松;胡志丁;洪菊花;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17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云南省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及平衡策略 骆华松;薛勇军;董静;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 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双边关系演进及形成机理研究 梁茂林;骆华松;彭邦文;渠立权;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世界地理研究
19 中国流动人口通婚圈地域结构分析 梁海艳;代燕;骆华松; 曲靖师范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 南方人口
20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一带一路”能源安全共同体研究 洪菊花;骆华松;梁茂林;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21 未来十年中国地缘政治学重点研究方向 胡志丁;陆大道;杜德斌;葛岳静;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地理研究
22 次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边境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渠立权;胡志丁;洪菊花;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资源开发与市场
23 基于多样性指数的云南省民族人口发展态势分析 孙俊;武友德;骆华松;潘玉君;杨磊;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南方人口
24 云南边境旅游走廊构建研究 梁茂林;骆华松;李芳;左宝琪;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资源开发与市场
25 “第二届国际政治地理学研讨会:移民与边界”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 胡志丁;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进展
26 两汉魏晋时期的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及其格局 孙俊;武友德;潘玉君;骆华松;肖翔;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部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7 江苏省乡镇级小城镇扩张研究——基于1990-2014年的TM/ETM+/OLI数据 渠立权;杨超;张韶华;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8 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特征及治理对策分析 骆华松;梁海艳;代燕;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西北人口
29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之争及中国地缘战略方向 洪菊花;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经济地理
30 基于区域职能视角的淮海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 渠立权;骆华松;陈建波;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重庆科技学院; 经济地理
31 柬埔寨对外贸易依存的时空变迁分析(1993~2012) 熊理然;蒋梅英;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探索
32 中国与东南亚地缘环境和跨境河流合作 洪菊花;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33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地理学人本传统的复兴 孙俊;潘玉君;赫维人;骆华松;武友德;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部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人文地理
34 “变动中的东南亚地缘政治:边界与边境之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举行 胡志丁;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研究
35 “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云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快速推进 胡志丁;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报
3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对策 吴俊强;陈长瑶;骆华松;胡志丁;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37 云南R&D强度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吴俊强;骆华松;陈长瑶; 云南师范大学; 资源开发与市场
38 经典地缘政治理论研究视角及其对发展中国新地缘政治理论的启示 胡志丁;骆华松;葛岳静;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热带地理
39 云南城市化与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协调度评价模型 吴俊强;骆华松;陈长瑶;张寿香; 云南师范大学; 资源开发与市场
40 区外大国与东南亚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 苏东辉;骆华松;蔡定昆;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41 基于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的云南省边境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杨艳俊;骆华松;柳德江;黄莉;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42 国际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地缘经济格局的探析 朱丽群;骆华松;熊理然; 云南师范大学; 东南亚纵横
43 地缘安全视角下国家边界的“三重功能”及其优化组合 胡志丁;骆华松;李灿松;张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云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地;云南师范大学边疆研究所; 人文地理
44 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杨艳俊;骆华松;刘韬;李雯; 云南师范大学; 工业技术经济
45 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微创治疗 刘克斌;骆华松;李五洲;黄奎;佘斌兵;祝利平;鲍运平;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46 基于桥头堡战略下的产业发展——以云南滇西为例 何沁璇;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改革与战略
47 “桥头堡”建设下的滇南产业发展探讨 何沁璇;骆华松;李均智;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48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与协调性分析 王丽红;骆华松;杨琳;李兆隆;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地震局; 工业技术经济
49 次区域合作研究方向的变迁及其重新审视 胡志丁;骆华松;熊理然;张伟;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人文地理
50 云南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评价研究 李均智;骆华松;何沁璇;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51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水电开发移民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移民为例 阳茂庆;欧阳春云;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52 区域综合承载力导向的云南省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研究 胡志丁;骆华松;李树梅;夏显芳;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热带地理
53 次区域合作及其发展的成因——一个跨学科视角的分析 胡志丁;骆华松;夏显芳;阳茂庆;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54 人口发展功能区格局下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差异及其协调发展 胡志丁;骆华松;阳茂庆;李树梅;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热带地理
55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 胡志丁;骆华松;李江苏;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商业研究
56 中国云南与印度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初探 蔡定昆;骆华松;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院党委; 南亚研究季刊
57 云南多边产业合作最优合作模型分析 骆华松;李锋;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边疆稳定与发展研究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8 昆明市物质积累基础评价及其空间结构差异分析 唐郑宁;骆华松;周向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统计与决策
59 基于栅格尺度的云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研究 胡志丁;骆华松;唐郑宁;李树梅;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域研究与开发
60 基于经济危机下农民工返乡潮的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胡志丁;骆华松;李树梅;侯钰;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6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杨林;武友德;骆华松;常志有;薛勇军;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研究
62 右膝腱鞘巨细胞瘤1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骆华松;徐永清;陆声;张记恩;刘克斌;徐双迎;祝利平;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63 基于博弈论的边界效应调控研究 胡志丁;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64 农村留守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昆明市郊区为例 徐燕苗;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北人口
65 引力模型重构在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昆明市为例 李江苏;骆华松;王晓蕊;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66 我国水电开发研究进展及展望 胡志丁;骆华松;候钰;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67 边界效应的测定方法新探 胡志丁;骆华松;侯钰;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世界地理研究
68 论信息与城乡一体化 胡志丁;骆华松;赵兴玲;周向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69 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以昆明市为例 李江苏;骆华松;曹洪华;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经济问题探索
70 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黄帮梅;杨林;骆华松;孔惠;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校办; 经济问题探索
71 农业生产力再开发研究 毕安平;骆华松;李江苏;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72 磷酸钙骨水泥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骆华松;徐永清;曾立军;汪新民;朱跃良;赵卫东;刘昌胜;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上海瑞邦生物材料公司 昆明650032,昆明650032,昆明650032,昆明650032,昆明650032,广州510515,上海20023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73 主体功能区适度人口容量测算初探 李江苏;骆华松;王焱;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昆明650222,昆明650222,昆明650222 西北人口
74 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 李江苏;骆华松;胡志丁;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 资源开发与市场
75 旅游地质资源与人地关系复合系统区划的探讨——以丽江市为例 骆华松;杨世瑜;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6 云南省高校学生欠费问题分析 杨林;李江苏;骆华松;黄帮梅; 云南师范大学校办,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 昆明市经济发展梯度及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 李江苏;骆华松;黄剑;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 资源开发与市场
78 舟骨、大、小多角骨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曾立军;徐永清;骆华松;朱跃良;汪新民;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昆明医学院临床学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昆明医学院临床学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昆明医学院临床学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昆明医学院临床学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昆明医学院临床学院 昆明650032,昆明650032,昆明650032,昆明650032,昆明650032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79 对云南发展生物经济的探析 李江苏;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商场现代化
80 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包广静;吴兆录;骆华松;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1,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1,云南昆明650091,云南昆明650092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81 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曾立军;徐永清;骆华松;赵卫东;朱跃良;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昆明医学院临床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中华手外科杂志
82 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李江苏;骆华松;毕安平;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8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刍议 张俊;杨林;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84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 李瑞林;骆华松;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天津30007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85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政策评估效果分析 杜双燕;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中国公共卫生
86 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以云南省为例 张学波;武友德;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地域研究与开发
87 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合作的思考 蔡定昆;骆华松;张珺;杜双燕;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88 云南面向泛珠三角的比较优势及其区域合作对策 蔡定昆;骆华松;熊理然;王家文;胡燕花;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89 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扩展与适度空间控制分析 熊理然;骆华松;杜双燕;王家文;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90 珠江三角洲与其外围区域产业梯度比较及优化探讨 李松志;骆华松;武友德;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云南昆明650092,云南昆明650092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91 云南在多边外向区域合作中的“轮轴—辐条”效应分析 熊理然;骆华松;蔡定昆;向云波;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92 地缘政治视角下云南与印度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初探 蔡定昆,骆华松,熊理然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650092 ,昆明650092 ,昆明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93 流动人口行为特征及其空间过程与HIV/AIDS扩散 熊理然,骆华松,李娟,胡艳花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昆明650092 人口与经济
94 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西江产业带构建初探 李君,武友德,骆华松,陈长瑶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昆明 650092 ,昆明 650092 ,昆明 650092 ,昆明 650092 经济问题探索
95 云南艾滋病流行对人口安全的影响 熊理然,骆华松,蔡定昆,杜双燕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区域经济与人口研究所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人口研究
96 云南松林控制坡地侵蚀的机械效应分析 骆华松,周跃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云南昆明,650093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97 西南地区松属侧根的强度特征对其防护林固土护坡作用的影响 周跃,张军,林锦屏,骆华松,徐强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昆明650093 ,昆明650223 ,昆明650223 ,昆明650223 ,昆明650223 生态学杂志
98 略论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骆华松,莫国芳,杨世瑜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昆明650093 ,云南昆明650093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9 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理论分析 骆华松,莫国芳,吴瑛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昆明,650092 思想战线
100 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行为分析 骆华松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云南社会科学
101 云南旅游支柱产业软环境现状及建设 谢洪忠,骆华松,黄楚兴,王嘉学 云南财贸学院统信学院 ,云南财贸学院统信学院 ,云南财贸学院统信学院 ,云南财贸学院统信学院 经济问题探索
102 松属、青冈属乔木侧根的强度在防护林固土护坡作用中的意义 周跃,张军,骆华松,徐强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昆明650223,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昆明650223 植物生态学报
103 流动人口与HIV/AIDS扩散——以云南省为例 骆华松,敬凯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昆明650092 人文地理
104 云南松侧根对浅层土体的水平牵引效应的初步研究 周跃,陈晓平,李玉辉,骆华松,徐强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昆明650223,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昆明650223,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昆明650223,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昆明650223 植物生态学报
105 乔木侧根对土体的斜向牵引效应 Ⅱ野外直测 周跃,徐强,骆华松,李玉辉 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 山地学报
106 虎跳峡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及调控 骆华松,徐强 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云南教育学院地理系 昆明 ,昆明 经济地理
(月夜星空文库: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