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月夜星空文库网文档在线分享!
当前位置:月夜星空文库 > 专题 > 正文

传统中医“遇见”现代养老 资本加快布局老龄化消费医疗

时间:2022-07-04 来源:eisar.com.cn 作者:月夜星空文库网

  传统中医“遇见”现代养老 资本加快布局老龄化“消费医疗”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本报记者 赵学毅 曹卫新 李乔宇

  见习记者 张晓玉  

  安享幸福美满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而中医作为我国医疗体系当中须臾不可替代的存在,在提升老年群体健康保障水平方面发挥着积极效用。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全周期、全链条的健康服务思维和模式,在养老方面,有着诸多独特优势,体现在防、治、保、康、健等方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主任医师庞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

  正是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医与现代养老的结合在资本市场上也“碰撞”出了火花。据东方财富Choice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A股养老概念上市公司共计102家,合计总市值超2.76万亿元。此外,在布局医疗养老,打造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完整养老服务系统过程中,部分上市公司还试水将“中医养生”纳入养老服务体系,探索“中医+养老”特色“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

  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产业资本快速布局“银发经济”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医疗与养老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破解现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医养结合”在提供传统养老服务基础上,增加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作为服务的重要内容,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医疗康复服务,处理好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周期、全链条。而在此过程中,“中医+养老”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中医药在养老服务方面发挥成效自古有之,其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起步非常早,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经典著作《内经》对人体寿命、衰老原因、老化特征、老年生理、病因病机、治法以及如何延缓衰老等均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此外,唐代的《千金方》、宋代的《养老奉亲书》和清代的《老老恒言》等古籍,也为老年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经验。”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博士陈昱豪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事实上,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产业各环节已有所建树。

  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公司董事长申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产业中已取得六方面成绩:一是治未病方面,中成药具有治疗加调理的作用,能够针对一些潜在老年疾病进行预治疗及调理;二是老年康复方面,通过针灸等手段能够协助中风偏瘫等病人更快恢复;三是护理方面,中医拥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四是养生方面,实践证明,五禽戏、八段锦及太极拳等气功对于体质调节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五是药膳方面,当下大众对于药膳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六是康复医疗器械方面,艾灸、眼贴膜、按摩电极片等广泛应用于养老服务过程中。”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王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以中医康养为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深受欢迎,这也是中医药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创造性转化的具体体现。”

  在此背景下,产业资本早已开启探索之旅。

  老牌中药上市公司精华制药在江苏宜兴投资了宜兴苏欣护理院、宜兴市苏欣养护院,其二期扩建项目已竣工并投入运营,床位规模逐步增加至800张,已投资运营苏欣门诊部和苏欣体检中心,旨在打造集医疗与护理为一体的医护、医养中心;正在发力大健康产业的长江健康瞄准了消费者对传统滋补品的市场需求,发力布局胶剂、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多剂型中医药品,公司旗下华信制药以阿胶为产业基础,重点围绕中药现代化、健康养生需求,构建中药养护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地处连云港的康缘药业集团投资建设了中医养生养老特色小镇——康缘养生谷,创新引领“银发时代”优质养生养老生活趋势。

  6月初,《证券日报》记者探访康缘养生谷时看到,3.6万平方米的养老综合体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规划养老用地面积12.5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9亿元。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于2020年10月份全面动工。

  “此项目主要依托康缘集团在中医药行业的优势资源,将中医药养生文化宣传、中医体质辨识、专家诊疗、中医非药物疗法、养生药膳、传统功法等内容植入养老服务中,提升对老人年日常生活和健康管理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互联网+大数据”

  助力“中医+养老”深度融合

  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互补协调发展背景下,“互联网+中医药”成为其创新发展的重点之一,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其中,中医药与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融合,成为大数据助力中医养老的突破口之一。

  “将可穿戴设备与中医药理论技术结合,是中医药与智慧养老融合发展模式的最重要环节。由于老年人的基础健康信息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信息的采集对医生经验有较高要求,即使在有家庭医生的情况下,也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因此,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数据实时上传与共享,并提供持续而客观的数据分析,以更加及时有效地掌握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工作。”王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在一些中医诊疗设备和照料服务中,数字化的应用更是为中医药的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冬奥会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负责人李天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冬奥会的展示项目中有一些比较成熟、可以推广和应用的产品,比如四诊仪,可以实现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功能。该产品前期在市场上已有一些推广和应用。随着‘中医药+科技’的概念不断深入市场,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会有更多延伸。”

相关文库:中医医疗机构(1)中医科学院(9)养老模式(2)中医养生(1)传承创新(6)

(月夜星空文库:admin)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