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各有所好诗句(人各有所好的诗句)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杰出代表。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辛弃疾继而把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们的豪放词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模式,写男儿情怀,苏轼在豪放中尽显旷达,辛弃疾在豪放中倾尽悲壮。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这两首词都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为目的。
苏轼主要是借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而辛弃疾主要是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壮烈情怀。
苏轼豪放中尽显旷达,辛弃疾豪放中倾尽悲壮
两位是为数不多的既可豪放又能婉约的词人,世人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有人爱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就有人爱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悲壮;
有人爱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的深情,就有人爱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绝美。
苏轼的高峰是澄澈透明,旷达超脱的;辛弃疾的高峰是激情浓郁,悲壮凝重的。手法与表达技巧上,苏轼洒脱大气,辛弃疾凝重,略输苏轼,在思想感情抒发上,辛弃疾寓情于景激情浓郁感染力强,苏轼又略输辛弃疾。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豁达。
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与洞明。
我读的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
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笔华丽而不浮夸,如此心静方能品人间至味。
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辛弃疾词传》。
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
辛弃疾是乱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正所谓“剑有杀气 词有柔情”。
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六本书活动价仅需45元,也就是一包烟的价钱,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实在是个机会呀!
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
(月夜星空文库:admin)